迟到的商业化,谷歌自动驾驶能迎头赶上吗?

Joker 7年前 (2016-12-14)

一向致力于无人驾驶研究的谷歌,也转变思路开始研发自动驾驶。虽然只是差两个字,但对商业化的推动可有着天壤之别。

今天,谷歌正式宣布将无人驾驶项目从X实验室剥离,成立一个独立的实体公司Waymo。此举也被解读为,在X实验室中孵化了将近8年的谷歌无人驾驶项目将要商业化。

迟到的商业化,谷歌自动驾驶能迎头赶上吗?

新公司Waymo的CEO将由加入谷歌无人驾驶项目仅一年的John Krafcik担任,今天他也强调说:“Waymo对生产自动驾驶汽车没有兴趣,而是致力于开发技术。”他表示未来无人驾驶技术可能的应用将是:共享出行、货车运输、物流和个人使用的车辆。

自动驾驶技术成熟之后,谷歌急需将技术变现

新成立的实体公司Waymo,作为Alphabet旗下第12个独立子公司,表明谷歌决心将无人驾驶技术正式商业化的决心。而商业化的首要目的就是要能够赚钱盈利,将技术变现。

Waymo的CEO John Krafcik认为,将无人驾驶项目剥离展现出了公司对技术有足够的信心,可以将这项技术造福于大众。他还补充说:“我们已在某种程度上到达了一个拐点。作为一家无人驾驶汽车公司,我们希望让所有人的出行变得更安全更简单。当下谷歌的无人驾驶技术已经非常成熟,未来无人驾驶技术将在各种各样的领域中得到应用。”

迟到的商业化,谷歌自动驾驶能迎头赶上吗?

除此之外,谷歌还决定不再继续开发无需方向盘和油门刹车的无人驾驶汽车。取而代之的是,谷歌可能会与传统汽车生产商合作,将谷歌的传感器装置融入到传统汽车中。对此,John Krafcik在接受采访时这样解释:“我们是开发无人驾驶技术的公司,而非汽车公司。我们并非要制造更好的汽车,而是要帮助司机更好地驾车。”

这样的战略调整,很可能以后不会看到谷歌单独定制的那款萌萌的无人车,而Waymo也将化身为自动驾驶技术的提供商。从2009年谷歌决定开发无人驾驶技术以来,公司的管理层都一直坚信,开发不需要方向盘和油门刹车踏板的无人车才是公司的真正目标。

迟到的商业化,谷歌自动驾驶能迎头赶上吗?

而促使谷歌做出改变的很重要一个原因是在于,美国有关无人驾驶的政策中,明确规定无人驾驶车辆必须配备方向盘和刹车,并且必须有人在驾驶位以防万一。如果谷歌继续“固执的”研发最高级别的无人驾驶技术的话,很可能错失这项技术商业化之后的市场风口。

起个大早,赶个晚集,谷歌无人驾驶商业化落后于其他人

落后,是目前谷歌无人驾驶项目商业化进程的真实写照。而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则是因为谷歌此前一直认为无人驾驶是一项十分超前的技术,想要真正商业化还为时尚早。而看到无人驾驶领域的其他企业,比方说Uber、特斯拉等公司已经将搭载有无人驾驶技术的车辆开上道路,Uber更是使用无人驾驶车辆上路运营之后,谷歌自然是如坐针毡。

要知道,谷歌启动无人驾驶项目的2009年,Uber才刚刚成立。当时的主流车厂还在享受汽车技术瓶颈期所带来的市场红利,还没把无人驾驶放在眼里。现如今,涌入无人驾驶市场的公司,除了英伟达和 Drive.ai这样的科技公司之外,还有包括通用、沃尔沃、福特等等传统老牌车厂。

迟到的商业化,谷歌自动驾驶能迎头赶上吗?

更多参与者的出现,无形中对谷歌无人驾驶市场地位形成了冲击。

除了市场地位的冲击,谷歌无人驾驶项目大量人才流失,也是一个致命的问题。今年早些时候,一直领导谷歌无人驾驶团队的Chris Urmson离开了谷歌,开始进行自动驾驶相关的创业。造车他离开的主要原因是,对于John Krafcik领导的谷歌未来无人驾驶项目发展方向上十分不满,而且他还为此曾和Alphabet CEO Larry Page发生过激烈争吵。

迟到的商业化,谷歌自动驾驶能迎头赶上吗?

除了管理层的人才流失,技术层的人才也被对手收入帐下。曾任谷歌无人车团队技术负责人的Levandowski 与谷歌地图原负责人Ron相继离职,他们的离职还带走了十多位工程师。他们此后创立的无人驾驶卡车公司Otto,已经能够实现第三级别的自动驾驶,并且在被Uber收购之后,成为Uber无人驾驶的核心技术。

所以说,不论是市场落后情况,还是人才流失问题,谷歌无人驾驶项目已经到了不得不改变的时候。

妥协之后,也很难避免技术变现难题

无人驾驶领域越来越残酷的竞争,让谷歌不得不做出改变。从曾经一门心思搞技术研发,变成了将技术快速商业化。然而想让无人驾驶技术商业化,也并非易事,法律监管、道德标准、大众接受度等等都有可能形成阻碍。

迟到的商业化,谷歌自动驾驶能迎头赶上吗?

并且,在今天所有关于谷歌无人驾驶项目商业化的报道中,也并没有关于其商业化将如何进行的具体细节,或许谷歌自己也没弄清楚该怎么做。

如此一来,谷歌不得不面临技术变现难题。不过值得欣慰的是,谷歌决心放弃造车,转而成为技术方案提供商的策略,至少可以加快技术变现的进度,加快商业化步伐。至于将来谷歌如何具体操作,就让我们拭目以待。

最后,记得关注微信公众号:镁客网(im2maker),更多干货在等你!

镁客网


科技 | 人文 | 行业

微信ID:im2maker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硬科技产业媒体

关注技术驱动创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