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体验的“第一印象”正在崩塌,追踪定位技术会是救命稻草吗?

伶轩 7年前 (2017-03-21)

初期的VR就如幼童一样需要被呵护,根正才能苗红。

VR体验要的是什么?沉浸感。

VR体验缺的是什么?大场景与交互。

不足够的沉浸感,让VR的“第一印象”正在崩塌

人们说,对新鲜事物的第一次接触和体验是可以刻在心里的,而且很难被改变,就像你在刚刚接触到一个不认识的字的时候有人告诉了你错误的读音,此后你可能会一直将这个字读错或需要经历多次的纠正才能将这一错误改正过来。

VR体验也是一样。

VR体验的“第一印象”正在崩塌,追踪定位技术会是救命稻草吗?

对于刚刚开始发展的VR来说,在体验者心里建立一个“良好形象”的重要性想必不用镁客君再多做笔述了,唯一需要强调的是这一形象很有可能影响着VR未来在大众市场的发展和走向。但显然,现在的VR给不了体验者这样的“好感”,甚至很多人对此表示“无聊”。

眼睛看到是虚拟场景,身体和周围的环境却都还是处于真实环境中,体验者难免会产生落差或不适应的感觉。所以,为了让体验更具沉浸感,行业一直在寻求各种途径缩小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差距,比如将现实世界布置的跟虚拟场景一模一样,又或者在现实中为体验者提供抖动、风吹、热浪等外在的触觉体验。

然而这一效果似乎并不是太好,归其原因,不过就是解决了表面问题而没有给予体验者实质的场景带入式体验,交互不够,一切都是白搭。

追踪定位技术烧脑坑多,该怎样绕过去?

和传统游戏体验相比,当下的VR体验在声音、设备震动感、小范围的人机交互等方面并没有实质性的提高,唯一的区别不过就是带上了VR头显设备。

但VR体验所需要的绝对不仅是“视界”的虚拟,还要有动作的实时捕捉和大范围的追踪定位。只有在人体所有的感知器官都被完全接管的情况下,用户才能够完全无障碍的与场景进行交互,这其中所需的就是一个可以让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形成对应的技术——追踪定位技术。

VR体验的“第一印象”正在崩塌,追踪定位技术会是救命稻草吗?

从较为简单的单人追踪定位来说,实时扫描传输人体手指、身体、腿脚、头部、眼球等关键部位的运动和行动轨迹等信息是最为基本的。然而对于当下的跟踪定位技术研发商来说,这些最基本的要求并不容易实现,这其中存在着两个比较大的问题。

第一,构建系统架构容易,后期突破太难。Valve的灯塔技术负责人艾伦曾说过,任何人都可以在短时间内构建一套自己的激光定位或者灯塔追踪系统,但是当你搭出你的第一个原形,并且对它的性能做过实际测试之后,你就会知道你面前的路有多长。

所以,虽然目前已有多家公司推出了他们的自研技术并推广使用,但其实质上并没有达到VR体验的真正需求,需要改进和升级的地方多不胜数,对于这些技术研发商来说,沉心静气尤为重要。

其二,费时太长,技术坑比较多,前期成本投入较大。正常情况下,想知道一家技术型公司是否优秀,首先就得了解他们在技术研发上所耗费的时间。当然,镁客君并不是说研发的时间越长技术就越好,而是因为这这一过程中实在有太多推倒重来的可能。追踪定位技术是一套软硬件配合的精密系统,技术栈比较长,过程中坑更是必不可少。

于企业,尤其是创业企业而言,这一难题可能是掣肘其发展最大阻力,因此而放弃者更是数不胜数。不过镁客君要说的是,能坚持下来的必成精英,行业需要你们做的还有很多。

开源OR保密?这是一个问题

技术这个东西,除了给人以高大上的既视感之外,更多的应该就是神秘感了,即便是对专业技术人员来说。

VR体验的“第一印象”正在崩塌,追踪定位技术会是救命稻草吗?

镁客君此前在跟一些技术型公司交流的时候,多多少少的会在技术解析方面的问题上碰壁,因为这些信息是“不方便透露”的。但是随着VR行业,或者说追踪定位技术的发展与各开发者的联合,这种封闭型研发模式显然已经无法跟上行业发展的脚步了。

除此之外,行业者还需面临的一个事实是,欧美等国垄断的高精尖技术实在太多,所带来的高成本问题更是让国内行业的发展处处被限制。追踪定位技术虽然起源较早,但进入到VR体验领域也不过是近几年的事情,如果这个时候国内企业都不能抢占先机,镁客君认为,这即便不是悲哀,行业也到了该整体反思的时候了。

如果说跟踪定位技术是救命稻草的话,目前国内的技术研发公司基本上都握有那么一两根,但是想要承载住VR体验之一重量,我们需要的是稻草船。

所以,众人拾柴火焰高,HYPEREAL就完全开源了他们的激光定位技术,以吸引其他的开发者投入到该技术的改进和升级中来。因为技术不可能永远只属于一个人,攻克不过是时间的问题。开放不代表失去优势(你可以选择开放的程度和开放的部分),用拥抱的心态对待行业,行业总会拥抱你。

结语

初期的VR就如幼童一样需要被呵护,人说三岁看大,如果这个时候的VR都不能给人以好印象,还怎么谈以后的被欢迎。各位“家长”们,孩子能否养得好,你们该做的有很多,该交流的也有很多,不要寄希望于以后的“掰正”,因为你极有可能越掰越弯......

最后,记得关注微信公众号:镁客网(im2maker),更多干货在等你!

镁客网


科技 | 人文 | 行业

微信ID:im2maker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硬科技产业媒体

关注技术驱动创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