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存涨价,电脑硬件一起受伤

jh 7小时前

2025年第四季度,全球存储市场正上演着一场让人始料未及的涨价潮。 在华强北的柜台前,商户们每天都在更新报价牌,16GB DD...

内存涨价,电脑硬件一起受伤

2025年第四季度,全球存储市场正上演着一场让人始料未及的涨价潮。

在华强北的柜台前,商户们每天都在更新报价牌,16GB DDR4 内存条从去年不到 200 元飙至 420 元,三星 1TB SSD 一个月翻了一倍,甚至出现 DDR4 现货价比 DDR5 更高的。

在当地媒体实地探访的报道里,有商户直言:“现在每天拿货每天涨,昨天 390 元的货,今天就敢卖 400 多,厂家说芯片缺货,根本看不到顶。”​

这场涨价风暴的源头,最核心的推手当属 AI 浪潮带来的需求爆发,每台 AI 服务器的 DRAM 需求量是普通服务器的 8 倍,OpenAI 这类企业的巨型订单甚至要消耗全球过半的 DRAM 月产能。

三星、SK 海力士这些行业巨头早就嗅到了商机,纷纷把先进制程产能转向高利润的 HBM 内存,直接挤压了DDR5 的生产空间。更雪上加霜的是,三大原厂集体停掉了 DDR4 这类成熟产品的产能,美光和 SK 海力士还同步削减 10% NAND 产能,本就紧张的供应遇上四季度备货潮,缺口一下就炸开。加上三星和 SK 海力士掌控着全球 71.4% 的 DRAM 市场,干脆暂停报价强化定价权,下游厂商库存又处于历史低位,恐慌性采购自然愈演愈烈。​

当然,内存涨价算不上什么新闻,这场涨价潮早已像多米诺骨牌一样推倒了整个 PC 硬件市场。

例如游戏显卡市场,RTX 50 SUPER 系列一直没有更新。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3GB GDDR7 显存模块都优先供给 AI 服务器和 RTX 5090 移动版,英伟达只好取消了消费级 RTX 50 SUPER 系列的计划,现有 RTX 50 系列的显存成本也在涨,终端售价眼看就要上调。

CPU 市场也跟着涨价,英特尔把产能倾斜给 AI 服务器用的 Xeon 芯片,导致 Raptor Lake 系列涨了 10%,150 美元的基础型号直接贵了 20 美元,AMD 见状也赶紧跟进,Ryzen 5000 系列普遍涨了 5-20 美元,有些代理商干脆停货观望。据估算,搭载大内存的 AI PC 预计 2026 年初还要涨 10%-15%,不少中小电脑厂商甚至拿不到货。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今年的DIY攒机市场,性价比方案几乎彻底消失。DDR5 涨价、SSD 价格居高不下,再加上 CPU 成本上升,今年 “双十一”期间装机成本比去年高了近 30%,不少玩家只能被迫放弃升级计划。而手机厂商同样因为内存涨价,不少机型的高内存版本都“变相”涨价。

有意思的是,国际大厂一门心思扑在 HBM 和高端 DDR5 上时,国产内存厂商倒是腾出了发展空间,长鑫存储的 DDR4 产能利用率已经冲到 90%,长江存储的致态 SSD 在消费级市场的份额越来越多。

但相比更加高端的AI市场,国产厂商的产能还很难影响市场大环境,因此PC 厂商只能逐渐提高DDR5 采购比例,还有企业试着用 LPDDR5 替代 DDR5 控成本,中小企业干脆抱团采购,靠联合竞价抢现货。​

面对这波可能持续到 2027 年的涨价周期,企业和消费者都得想点办法。企业层面,苹果和 SK 海力士签 HBM 包销合同的做法很有参考性,锁定长期协议、找第二货源等方法尽可能保证内供应。集邦咨询还建议中小企业聚焦细分场景,先保高毛利产品供应。

说到底,这场硬件涨价风暴,其实是 AI 革命撞上产业周期的必然结果。

短期来看,涨价压力至少要持续到 2026 年上半年,DDR5 16GB 价格可能突破 30 美元;但长期看,国产替代和新内存技术也能因为这次涨价潮受益。

最后,记得关注微信公众号:镁客网(im2maker),更多干货在等你!

镁客网


科技 | 人文 | 行业

微信ID:im2maker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硬科技产业媒体

关注技术驱动创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