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一体机行业调研:用户活跃未达预期,广告收益前景堪忧

巫盼 7年前 (2016-12-06)

数据告诉你, VR广告现在可能还是海市蜃楼,离成为“推销商品、获得盈利为最终目标的商业行为”有点远。

数据告诉你, VR广告现在可能还是海市蜃楼,离成为“推销商品、获得盈利为最终目标的商业行为”有点远。

眼瞅着双十一的账单还没有还,双十二又近在眼前,各种促销打折的广告再次无孔不入地“袭击”你的日常生活。

不仅仅是你的电脑、手机桌面,以及无间断循环播放的各种户外媒体广告,现在就连刚刚被大众所熟知的VR头显,也快被广告所“占领”了。

VR广告以迅猛之势袭来

虽然消费者是在2016年对VR有了一个广泛的认知,不过现在已经有很多品牌商家尝试用VR广告进行推广。

最近,可口可乐南太平洋公司宣布,将推出以16到29岁的年轻人为目标的雪碧“Need A Sprite”夏季营销活动,其中就有一项名为“提神体验”的360度VR体验。

数据告诉你, VR广告现在可能还是海市蜃楼,离成为“推销商品、获得盈利为最终目标的商业行为”有点远。

Dior曾推出属于自己品牌的VR设备Dior Eyes,让消费者身临其境直击他们最新的时装秀。沃尔沃为推广The All-New XC90车型,与Framestore数字内容公司合作打造了一款VR应用,让用户在VR中进行试驾。

和传统广告相比,VR广告的优势

数据告诉你, VR广告现在可能还是海市蜃楼,离成为“推销商品、获得盈利为最终目标的商业行为”有点远。

广告最重要的一个特性就是创意性。而VR本身对于普通的消费者来说,就是一个非常新的概念,这种“新”产生的好奇心就能够吸引到这些用户的注意力,让他们对VR广告产生极大的好奇心。从这个角度来看,VR广告其实一个很讨巧的创意表达形式。它让那些“见多识广”的消费者,体验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新鲜感。

另一方面,VR广告因为是让消费者主动置身在一个构建的场景中,所以消费者可以获得更多的主动权,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去接受广告主所要传达的的信息。而且VR带来的多感知体验也会更容易激起他们的情感共鸣。

VR广告如何实现精确投放?

说了VR广告的一些优点,但是对于大部分VR广告公司来说,可能还不清楚到底什么类型的VR广告,以及什么时段投放广告能够得到获得最大化的利益。

考虑到移动VR盒子需要借助手机,难以统计具体的打开率。而PC VR的市场占有率较小,所以我们基于VR一体机,统计了消费者的VR一体机使用习惯。

我们从各大厂商处粗略统计了第三季度VR一体机的活跃状况,其中在地区分布上,广东是最活跃的地区,占比23.2%。紧随其后的是江苏、山东。意料之外的是,北京和上海居然只排在了第四和四五。

数据告诉你, VR广告现在可能还是海市蜃楼,离成为“推销商品、获得盈利为最终目标的商业行为”有点远。

总体来看,VR一体机的活跃程度还是比较低的,只有广东和江苏是在15%以上,其他省市的活跃度全都在10%以下。这也是现在VR硬件发展面临的一个大问题:消费者市场就是很难打开。

如果要对症下药投放广告的话,建议广告商选择沿海一线城市地区,这些地区首先对VR的认知度会比较高,尤其是北上广这些城市。其次一线城市的用户消费水平也能承担的起VR硬件设备的价格。

而且VR广告主可以依据这些城市消费者的特点,量身打造一些合适的VR体验,诸如汽车、旅游类的广告。

除了从地区分布来看,我们还统计了VR一体机的活跃时段。

数据告诉你, VR广告现在可能还是海市蜃楼,离成为“推销商品、获得盈利为最终目标的商业行为”有点远。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有两个高峰时段,一个是中午的12点至15点,还有一个是晚上的18点到21点,这也和手机上一些新闻社交app的打开的时间相符。

以VR一体机的活跃时段来看,广告的投放时间也可以集中在这两个高峰点,从而最大限度的吸引用户的关注度。

难怪可口可乐、麦当劳这些公司都在尝试VR广告营销,VR打开的高峰点都是饭前饭后的时段,建议可以投放一些食品类的VR广告。

其实从活跃的百分比来看,VR一体机整体上的打开率并不是特别高,最高也才占到21%,这也间接说明了消费者和VR硬件的粘度还远远不够。

结语:

如果让广告主花费巨额成本投入到VR广告中,可能并不划算。而且VR广告行业中,现在比较多的还是那些财大气粗的大品牌商,而他们对于VR广告的实际转化率或许并不是特别关心。

从上面统计的数据来看,现在VR广告的最大影响因素不是广告的创意表达、投放时段地区等等,而是VR硬件的发展程度如何。从VR一体机的活跃度和打开时段的百分比来看,VR广告营销想要实现媲美纸媒、甚至是新媒体的传播效率的话,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最后,记得关注微信公众号:镁客网(im2maker),更多干货在等你!

镁客网


科技 | 人文 | 行业

微信ID:im2maker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硬科技产业媒体

关注技术驱动创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