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仅1名!中科大80后“量子鬼才”陆朝阳获美国物理学量子计算奖。

小波点 4年前 (2020-10-09)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陆朝阳的研究工作再次获得国际奖项认可。

当地时间10月7日,据美国物理学会(APS)公布,授予中国科技大学陆朝阳教授“2021年度罗夫·兰道尔和查尔斯·本内特量子计算奖”,表彰其“对光量子信息科学,尤其是固态量子光源、量子隐形传态和光量子计算的突出贡献”。

全球仅1名!中科大80后“量子鬼才”陆朝阳获美国物理学量子计算奖。

国际评审委员会每年在全世界范围内评选出一名博士毕业12年之内的青年科学家。前四届获奖人分别来自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加州理工学院、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和澳大利亚南威尔士大学。

陆朝阳是第一位获得这个奖项的中国科学家,也是第五位获得这个奖项的青年科学家。

作为量子信息领域的80后明星科学家,陆教授是继“2020年阿道夫·伦奖章”后(首位中国学者),再次获得国际奖项认可。

师从潘建伟,刷新两项世界纪录,曾多次荣获国家大奖

1998年春节前,陆朝阳所在的东阳中学邀请潘建伟博士在电影院做了一次公共科学讲座。当时潘建伟所在的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Anton Zeilinger课题组刚刚完成了国际上首次量子隐形传态实验。

陆朝阳回忆起表示:“讲座非常生动有趣,在我们高中生听起来甚至有些疯狂”,

就这样2000年,陆朝阳考入心心念念的中科大物理系,顺利进入了潘建伟团队实验室并如愿以偿地成为其中一员,从此开始了他的量子科学研究生涯。

2007年,24岁的他作为第一作者在国际上首次实验实现了六光子纠缠“薛定谔猫态”和“簇态”,刷新了光量子纠缠的两项世界记录。

全球仅1名!中科大80后“量子鬼才”陆朝阳获美国物理学量子计算奖。

经导师潘建伟的建议,陆朝阳决定去英国剑桥完成博士学业,在三年之内完成了博士论文和答辩,同时成为了入选比例不到1%的剑桥大学丘吉尔学院Fellow。博士期间,他以第一作者在国际上首次观测到单电子自旋的实时量子跃迁和非破坏性测量,为固态量子计算解决了一个基础性难题。

陆朝阳毕业后回国,加入潘建伟带领的中科大量子信息“梦之队”,在量子计算、量子通信、多光子纠缠、光子操控等方向上获得突破。

28岁的他成为中国科大最年轻的教授。

全球仅1名!中科大80后“量子鬼才”陆朝阳获美国物理学量子计算奖。

期间,这位东阳籍科学家也屡屡获奖,如中科院青年科学家奖、“黄昆物理奖”、腾讯基金会发起的“科学探索奖”。2016年,陆朝阳参与的“多光子纠缠及干涉度量”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在国际上,2017年,欧洲物理学会宣布将菲涅尔奖(Fresnel prize)授予陆朝阳,为奖励量子电子学和量子光学领域35岁以下青年科学家的国际最高荣誉,每两年颁发一次。

陆朝阳成为继导师潘建伟和师兄陈宇翱之后第三位获得该奖项的中国科学家。

光子纠缠鬼才”,曾参与研制世界首台光量子计算原型机

2019年,该团队与国内外科学家合作,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20光子输入6060模式干涉线路的玻色取样量子计算,输出了复杂度相当于48个量子比特的希尔伯特态空间,其维数高达三百七十万亿。

全球仅1名!中科大80后“量子鬼才”陆朝阳获美国物理学量子计算奖。

这个研究同时在光子数、模式数、计算复杂度和态空间这四个关键指标上都大幅超越之前的国际记录,其中,态空间维数比国际同行之前的光量子计算实验高百亿倍。

全球仅1名!中科大80后“量子鬼才”陆朝阳获美国物理学量子计算奖。

从首次设计双色激光驱动量子系统,到制备国际上综合性能最优的量子点单光子源,再到实现高维度量子隐形传态,经过10年的研究,团队成功研制世界上首台光量子计算原型机。

陆朝阳以量子纠缠研究闻名。量子纠缠指不同粒子无论相隔多远,量子态都可以相互关联的现象。维也纳量子科学与技术中心的量子物理学家安东·蔡林格将他称作“光子纠缠鬼才”。

作为量子梦之队的一员,陆朝阳表示:“做科研工作可以聆听自己的梦想,跟随自己的兴趣。这种工作的本质就是每天的太阳都是新的,一直在创新,挑战新高度。”以陆朝阳为代表的中科大青年科技人员,将在科技竞争中为中国夺取制高点贡献科大力量!

量子计算,未来可期

目前,我们正处于第二次量子革命 。

陆朝阳对未来的科研道路充满了信心,他表示“量子叠加和纠缠的新原理为传统通信、计算和精密测量的技术革新升级提供了一条全新的途径。量子计算机与经典计算机之间的比较就像激光与灯泡。量子计算机的发展或将遵循与激光相似的发展轨迹,最初作为实验室内的实用工具,之后才在许多不同领域中获得应用。从激光发展历史给我们的启发来猜测,我们现在已经发现的许多应用,例如量子密钥分发和一些量子算法,都可能只是未来第二次量子革命的冰山一角。”

最后,记得关注微信公众号:镁客网(im2maker),更多干货在等你!

镁客网


科技 | 人文 | 行业

微信ID:im2maker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硬科技产业媒体

关注技术驱动创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