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宣后,难开工,科技巨头欧洲建厂有多难?
欧洲急需“土木老哥”。 本月,英特尔宣布推迟在德国和波兰的两家大型芯片工厂的建设计划。 官方给出的原因...
欧洲急需“土木老哥”。
本月,英特尔宣布推迟在德国和波兰的两家大型芯片工厂的建设计划。
官方给出的原因是“市场需求低于预期”。
其实结合近期动态可以猜出来,说到底还是英特尔掏不出钱,这家老牌科技巨头已经需要靠出售欧洲总部大楼来换取流动资金。
这两个项目在2023年官宣的时候,阵仗可不小,德国工厂的投资高达330亿美元,位于波兰的工厂也高达46亿美元,建成后将满足英特尔到2027年对组装和测试能力的关键需求。
奇怪的是,英特尔早在2022年就为该项目购买了土地并对外透露了建设计划,但两年过去了一点都没有开工的迹象,一直拖到了现在。
不仅是英特尔,台积电、英飞凌、意法半导体、格芯等科技巨头在欧洲的建厂计划都不太顺利,基本上都是只官宣不见进展。
补贴,躲不掉的话题
对于大多数选择前往欧洲建厂的科技巨头,最看重的其实就是当地政府的高额补贴。
以半导体行业为例,2022年2月欧盟委员会提出了《欧洲芯片法案》,该法案获得欧洲议会和欧洲理事会的批准,于2023年9月生效,预计将对半导体产业投入超过430亿欧元,以此提升欧洲半导体的竞争力。
不过该法案的补贴对象并没有局限在欧洲企业,因此台积电、英特尔、格芯等巨头宣布了在欧洲建立新工厂的计划。
除了有欧盟委员会的牵头以外,德国政府对于吸引海外科技企业特别上心,可以看到台积电、英特尔的项目都设在了德国境内,当然还包括大名鼎鼎的特斯拉柏林超级工厂。
和半导体行业类似,欧洲各国对于海外车企同样热衷补贴,其中很大一部分补贴用于中国车企,因为中国车企不仅可以提供电动汽车,还能提供欧洲制造商逐渐放弃的燃油车型,这可以极大缓解欧洲老牌汽车生产中心的工人就业问题。
不过有意思的是,中国车企的出海建厂跟半导体企业建厂还不太一样,车企们可以直接收购当地工厂,也不需要考虑一些复杂的欧盟法案,但台积电们遇到的困难就多得多。
虽然欧盟通过了《欧洲芯片法案》,但由于各成员国依然各自为政,对待海外半导体企业缺乏统一的标准。因此在企业申请资金支持时,总是会因为一些细节在欧盟这一环节卡壳,补贴也迟迟不能到账。
遇到补贴难题的不只是英特尔,Wolfspeed、格芯、安森美等企业在建厂时都遇到了资金支持的问题。鉴于市场行情,这些企业目前都选择了推迟建厂计划。
欧洲环保难题
没人会和钱过不去,在缺少补贴的前提下,工厂延期也是可以理解。
但有些科技巨头遇到的问题就很,这其中就包括环保以及工作文化的差异。
最近,特斯拉柏林工厂的高缺勤率,引起了马斯克的注意。
据报道,特斯拉柏林工厂的员工请病假比率在今年8月份突然攀升,是去年德国汽车行业平均水平的三倍多。
对此马斯克在X上表示正在调查这个问题。
在此之前,工厂的管理层曾对请病假的员工进行了家访,但部分员工拒绝了高管的上门拜访,甚至威胁要报警。另外,德国当地工会的负责人表示,特斯拉方面施加了过大的压力。
有意思的是,在此前几个月,柏林工厂曾发生过针对扩建以及供应链的抗议活动。
其实读到这里就可以猜出来,所谓的“生病”只不过是一种借口,一些员工换了一种方式进行抗议。
作为全球范围内倡导可持续发展的先锋企业,特斯拉在柏林超级工厂建设过程中却引发了激烈的环保抗议,这听上去就很离谱。
当然,环保组织的抗议并不是没有道理,柏林工厂的建设需要砍伐大片森林,另外工厂的运行需要大量水资源,包括大型施工设备也会排放废气,这一系列问题确实会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在欧洲,环保是一种牵涉到社会环境、政治生态的“政治正确”,欧洲各国的政府和企业都把环保挂在嘴边,本身就非常激进的环保组织。
作为外来者,海外企业在面对这种扭曲的环保要求时,要么是选择砸钱换进度,要么就干脆停工。
像特斯拉这种注重环保的企业都要在柏林超级工厂建成后忍受环保组织的抗议,缺少经验的半导体企业同样躲不过。
劳动工人危机
除了环保以外,欧洲的另一个特色就是宽松的工作文化,这一点让亚洲企业们十分头疼。
对于欧洲工人们来说,他们本就不太能接受轮班工作和责任制,更别说为了赶工作进度加班。
同时,欧洲已经出现了适龄劳动力下降的危机,企业想建厂,在招人这一环节就犯了难。
在缺少工人的情况下,欧洲建筑业在近些年需求暴跌,并且影响了原料价格以及工程质量,这一恶性循环在欧盟许多国家都已经出现,严重影响了许多新建工厂的投资计划。
值得一提的是,“引入移民解决劳动力”的方式已经成为欧洲人不可接受的解决方案,极右翼政党的支持率日益上升佐证了这一点。
在没有净移民的情况下,欧洲建筑工人将会越来越少。
最后,记得关注微信公众号:镁客网(im2maker),更多干货在等你!
硬科技产业媒体
关注技术驱动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