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10 亿押注老牌通信巨头,诺基亚再次起飞?
在刚刚落幕的英伟达 GTC 2025 秋季发布会上,黄仁勋再度火力全开,集中展示了 Blackwell 架构芯片、Vera Rubin 下一代 GPU...

在刚刚落幕的英伟达 GTC 2025 秋季发布会上,黄仁勋再度火力全开,集中展示了 Blackwell 架构芯片、Vera Rubin 下一代 GPU、AI 工厂等全新技术。演讲尾声,黄仁勋宣布将以 10 亿美元入股老牌通信巨头诺基亚,这一消息成为整场活动最震撼的 “彩蛋”。消息一经公布,诺基亚股价随即飙升 22%,创下六年来新高,这一市场反应的背后,是行业对算力巨头与通信老将联手押注 6G 时代的强烈预期。
黄仁勋表示,英伟达将以每股 6.01 美元的价格、总计 10 亿美元入股诺基亚,同时将自身 AI 技术深度注入诺基亚的无线接入网(RAN),双方共同打造原生支持 AI 的 5G-Advanced 与 6G 网络。这场看似跨界的合作,实则是双方瞄准 6G 核心需求的精准布局。

事实上,从合作本质来看,AI 与通信两大核心能力的深度融合,恰好切中了 6G 发展的关键痛点。一方面,在 AI 赋能通信的路径下,借助英伟达的算法优势,诺基亚基站能实时优化信号,显著提升频谱利用率与能源效率,这一突破的实际价值在于精准解决了当前网络面临的流量压力难题。以拥有 8 亿周活用户的 ChatGPT 为例,其近半数用户通过移动设备访问,传统基站在应对这类应用的爆发式流量时往往力不从心,而 AI 驱动的基站可动态调整资源分配,有效避免网络拥堵;另一方面,通信承载 AI 的路径更具前瞻性,借助英伟达新一代 ARC-Pro 平台(Aerial RAN Computer Pro),基站将转型为边缘计算节点。对于自动驾驶、工业机器人等对响应速度要求极高的设备而言,数据无需传回云端即可完成本地处理,这种 “本地化” 计算不仅能实现毫秒级响应,更为 6G 时代关键的通感一体化应用奠定基础 —— 要知道,通感一体化要求网络同时具备通信与感知双重能力,而边缘计算节点正是承载这一能力的重要载体。
ARC-Pro 平台在合作中扮演着核心角色,它整合了连接、计算、感知三大核心能力,其最关键的价值,在于支持运营商仅通过软件升级就能从 5G-A(5G-Advanced)平滑过渡至 6G。这一设计大幅降低了运营商的升级成本,同时规避了传统硬件替换所需的巨额投入与可能出现的服务中断风险。
若深入分析双方的战略诉求便会发现,这场合作是二者彼此弥补短板的必然选择。对于诺基亚而言,这家曾以手机业务享誉全球的北欧企业,早已转型为纯通信设备商。尽管近年在部分市场因竞争格局调整遭遇挑战,但在 6G 技术研发上仍具备深厚积累,但其短板同样突出 —— 在 AI 算力供给与算法优化层面缺乏核心竞争力,而英伟达的加入恰好填补了这一空白。诺基亚 CEO Justin Hotard 曾表示,科技竞争的本质是生态竞争,没有任何企业能独自完成 6G 的全链条布局,与英伟达合作让诺基亚在 6G 赛道上重新拥有了与华为、爱立信等行业头部玩家抗衡的实力。
而英伟达的战略意图更聚焦于“算力帝国”的版图扩张。在稳固占据云端 AI 市场主导地位后,黄仁勋显然不满足于现有版图,转而将目光投向了通信层 ——6G 时代,网络将成为算力传输的关键载体,掌控通信层的算力核心入口,便能在未来的技术竞争中占据先发优势。ARC-Pro 平台向设备商开放的策略,与此前投资英特尔、OpenAI 的逻辑高度一致,本质都是通过生态卡位构建核心技术壁垒。分析机构 Omdia 的数据显示,预计到 2030 年 AI-RAN 市场规模将超 2000 亿美元,这片蓝海市场正是英伟达计划开拓的新增长极;而与诺基亚合作,恰好能借助后者在通信设备领域的成熟渠道与技术积累,快速切入运营商市场,降低市场开拓成本。
放眼全球 6G 产业,不同地区的技术路线与战略布局正形成复杂的博弈态势。
从技术落地进度来看,美国 T-Mobile 已确定将于 2026 年开展实地测试,重点验证 AI-RAN 在自动驾驶、AR/VR 等场景的性能;与此同时,诺基亚在芬兰奥卢打造的园区已构建起完整的闭环生态,并引入了北约 6G 测试中心。中国在这场 6G 竞赛中的角色同样不容忽视,从目前的趋势来看,全球 6G 标准不会由单一地区主导,而是中、欧、美多方博弈协调后的结果。这种多元格局既可能催生技术融合的新机遇,也可能因标准差异给企业增加额外的研发成本。
最后,记得关注微信公众号:镁客网(im2maker),更多干货在等你!
硬科技产业媒体
关注技术驱动创新
5G6G入股工业机器人英特尔
微信ID:im2maker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