摊上富士康,造车凉一半?

jh 10个月前 (06-29)

造车不简单,代工也一样。

昨日,又一家美国造车新势力宣布破产。

这家名为洛兹敦汽车(Lordstown Motors)的车企,以电动皮卡为卖点,一度被视为特斯拉有力竞争者。

然而由于产量上不去,连年亏损,公司最终只能向法院提出破产申请。

这背后,大股东富士康要背很大的锅——在破产之后,公司把富士康告上了法庭,认为富士康存在欺诈行为,未能遵守投资协议。

有意思的是,这并不是富士康在汽车领域第一次失败,此前与和谐汽车(拜腾投资方)、菲亚特、小鹏、吉利、裕隆汽车等多家车企合作,都未掀起太大的水花。

但即便屡败屡战,在代工汽车这条路上,富士康是铁了心都想走下去

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时间回到2021年的鸿海科技日上,鸿海集团创始人郭台铭将一辆电动汽车开到了活动现场。

在当天的发布会上,主持人共揭晓了三款新车——Model E、Model C以及Model T。

这些与特斯拉采用命名方式的新车,虽然属于富士康旗下品牌Foxtron,但只是“非卖品”。

真正的目的是想秀一波富士康的代工实力——“看!不论是家用车、商务车以及公共车,咱富士康都能造出来。”

富士康造车的野心并不是没有底气,相比于其他造车新势力,富士康其实已经在汽车领域“摸爬滚打”整整18年。

早在2005年,鸿海就收购了台湾四大汽车线束制造商之一——台湾安泰电业100%的股权。此后十几年间,富士康先后打入了特斯拉、宝马、奔驰等车企的供应链。

直到2020年10月正式官宣进入汽车代工市场,富士康也能称得上造车界的“老炮”了。

但三年过去,富士康在汽车代工市场依然没有多大成果,反倒是传统汽车代工巨头麦格纳越做越强,在电气化时代依然稳坐代工行业第一。

实际上,富士康进入汽车代工市场的时间点已经相当晚。

在富士康之前,整车厂已经尝到了代工的甜头。

早期,江淮、海马、赛力斯等车企靠着代工打开了营收新思路;而如今,连吉利、奇瑞等不差钱的车企,都进入代工市场。

更不要说麦格纳,一直都是汽车代工界的鼻祖,早已布局好电动汽车业务。

经过一轮瓜分后,能留给富士康的市场并不多。

步子跨太大,富士康跟不上节奏

事实上,近些年富士康还是有不少收获。

除了纳智捷以外、还有包括Fisker、Monarch Tractor、IndiEV以及开头提到的洛兹敦汽车在内的美国造车新势力品牌,都是富士康的客户。

这里不得不提富士康在美国威斯康星州的工厂,该一度被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称作“世界第八大奇迹”。

在被特朗普拉到“美国制造业回流计划”后,富士康计划在该州投资超过100亿美元用来从事代工生意,其中就包括电动汽车业务。

有着总统撑腰,富士康自然沾了不少光,拿下多家客户。

富士康另一个优点,是尝试在汽车代工领域复制手机代工的经验,继续发扬光大以及成熟的“拎包入住式代工模式”——即从前端的设计、组件、再到整个模块、组装甚至交货,给甲方提供了一站式服务。

对于没有造车经验的车企来说,这种“打包服务”充满了好感,因此富士康在谈单子时屡试不爽。

然而造车不是造手机,流程更长,且更复杂,需要投入的资金也更多。

但相比于造车,富士康还是更专注于苹果的生意。

此时,身处美国的富士康没有工厂、没有产线,也没有工人,只能选择接下洛兹敦汽车的一个生产工厂,来完成代工任务。

更离谱的是,这家工厂除了要给洛兹敦汽车造车以外,还要造其他品牌的车型。

那么上文提到的那个超级工厂呢?

早就成为总统竞选的“牺牲品”,还没动工就已经没了下文。

就这样,“一穷二白”的富士康在美国本土,花2.3亿美元买下客户的一家工厂,为其他嗷嗷待哺的客户们造车。

结果就是,车没造出来,客户都活不下去了……

由于富士康缺少代工经验,代工出来的车不仅成本高昂,且质量不过关,最终导致洛兹敦汽车被迫暂停了电动皮卡的生产和交付,并因为电气连接故障回收了19辆。

而有数据称,但从去年11月到今年2月,累计仅生产约40辆,最惨的时候只交付了6辆。

而这个工厂满负荷可以年产33万辆车,相当于富士康根本就没有打通这条产线。

在这种情况下,双方的合作最终破裂,洛兹敦汽车也落得破产的结局。

至于其他客户呢?

Fisker混得最好,其代工基本交给了麦格纳,而其他新势力车型暂时只是把原型车交给了富士康。

在“缺少订单—缺少经验—质量不过关”的恶性循环下,富士康的实力很难撑得起野心。

下一步该怎么走?

为什么富士康一直放不下代工梦,简单来说就是造车太赚钱了。

不同于消费电子代工,汽车代工技术门槛更高,整合难度更大,一旦能更加深入到电池、电池、软件等领域,那么利润率更加可观。

但富士康显然忽视了汽车代工的复杂性,能完成整车代工的车企已经非常多,这仍然处于“微笑曲线”的最低端。

而车企真正需要的代工模式,是某些暂时无法攻克的环节,用现有的技术,弥补造车进度。

目前来看,提供这种开放技术平台的企业也不在少数,富士康要面临的困难不亚于整车代工。

好消息是,富士康的产品线还算挺全,总有“大冤种”愿意上钩的。

最后,记得关注微信公众号:镁客网(im2maker),更多干货在等你!

镁客网


科技 | 人文 | 行业

微信ID:im2maker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硬科技产业媒体

关注技术驱动创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