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沃兰特航空:低空经济领军企业,如何向天空要“生产力”
2024年,无疑是中国低空经济蓬勃兴起的关键一年。 据不完全统计,仅这一年的第一季度,全国新增的低空经济企业就超过200家...
2024年,无疑是中国低空经济蓬勃兴起的关键一年。
据不完全统计,仅这一年的第一季度,全国新增的低空经济企业就超过200家。各地政府积极响应,纷纷出台专项扶持政策,这些政策涵盖研发补贴、空域规划、基建配套等多个重要维度,为低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障。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低空经济” 再次成为焦点,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
政策的春风与资本热潮双重驱动下,这个热门赛道再次迎来前所未有的井喷式发展。与此同时,eVTOL(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相关产品逐渐从幕后走向台前,走进大众视野。
在这场激烈的行业竞争中,成立仅四年的沃兰特航空脱颖而出,凭借自主研发的复合翼架构VE25-100这一世界范围内起飞重量最大且客舱最宽阔的载人eVTOL航空崭露头角。
今年4月,该型航空器审定基础(G-1)确定,标志着中国高等级载人eVTOL航空器的适航审定工作进入了实质性阶段,再次成为行业焦点。
人们不禁好奇,这家总部位于上海的低空经济“独角兽”,缘何能在群雄逐鹿的低空战场抢占先机?其技术路径又有哪些独特优势?
从大飞机到空中巴士,以“快”取胜
我国的低空经济与国外有数量级的差距,发展空间巨大,在新能源汽车三电的技术沉淀和优势推进下,发动机和材料的“短板”变成了电池和碳纤维的“长板”,航空电动化成为了低空经济繁荣的重要路径,政府工作报告将“低空产业”发展列为了新增长引擎。
而这一新引擎的发展会催生一个万亿级的市场,竞争格局也会逐渐白热化,那么谁能率先实现产品商业化落地,精准对接应用场景需求,清晰展现产品价值,谁就会赢得市场先机。
从规模商用化的速度来看,沃兰特航空在国内eVTOL行业里已坐稳了第一梯队。
2025年1月,沃兰特航空与南航通用航空正式签订了中国首批高等级商用客运eVTOL确定订单。这不仅是沃兰特航空VE25-100的首批确定订单,也是中国高等级商用客运eVTOL首批确定订单。
除了南航通用航空以外,沃兰特航空还与亚捷航空签署了确认订单,并与金鹿公务、中国通航、中国飞龙等客户达成了超860架的意向订单,订单金额超过220亿元,充分体现了市场对其研发能力的高度肯定与期待。
沃兰特航空的优势除了体现在市场化速度上,VE25-100的研发进程更是迅速。
2023年9月,沃兰特VE25实现场内转换飞行,2024年7月,领先行业率先实现全尺寸转换飞行;
2024年10月,该型号合格审定首次审查会召开;
2024年12月,确定VE25-100型航空器审定基础(G-1)阶段3内容,今年4月,确定VE25-100型航空器审定基础(G-1)。
随着中国高等级商用客运eVTOL航空器的适航审定工作进入了实质性阶段,预计经过1-2年的试飞和工程开发,这款eVTOL便能进入商业运行环境,飞进千行百业、千家万户。
从产品本身价值来看,VE25在市面上众多eVTOL机型中也显得格外突出,堪称“庞然大物”。
沃兰特航空向镁客网透露,VE25是目前世界上起飞重量最大、客舱空间最宽阔的载人eVTOL,可搭载一名驾驶员和五名乘客,巡航速度可达235km/h ,里程可达200km至400km。
之所以选择选择较大机型的设计,主要是为了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
宽敞的客舱空间不仅提升了客运时乘客的乘坐舒适性,还能通过增加载客量降低单位乘客运营成本,提高飞机运营的经济性。
更值得一提的是,VE25是目前中国唯一一款能够放置标准医用担架并搭载医护人员的载人eVTOL,这一特性使其在应急救援、医疗转运等领域将发挥着重要作用。
此外,宽阔的客舱让VE25 具备了一机多用的功能,可服务于城市内、城际间通勤,还能用于观光旅游、物流运输等场景。
沃兰特航空能够在产品研发上取得如此“快人一步”的成绩,离不开其强大的团队。
包括创始人在内,团队成员均来自中国商飞、空客、GE、霍尼韦尔等全球一流航空企业,深度参与过中国商飞ARJ21、C919以及航空工业西飞民机新舟MA700、加拿大庞巴迪C系列、德国道尼尔海翼等9款客运机型的研制取证和商业化过程。
可以说,公司团队本身就有丰富的大飞机制造经验,在“空中巴士”的技术实现上自然更游刃有余。
对标到行业头部美国制造商Joby,目前沃兰特航空的研发进展与之仅相差一年左右,但研发资金使用只有Joby的十分之一,这充分彰显了沃兰特航空在资金使用效率、人才效率、产业链伙伴效率等方面都处于世界前列。
从地面看向低空,打通经济增量点
长期以来,我国的“低空” 资源一直未得到充分开发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地面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尤其是沃兰特航空所在的长三角地区,客运交通需求极为旺盛,商务出行对准时性要求也极高,短途开车不仅耗费时间,还具有较高的堵车不确定性。
因此,空中交通的需求就应运而生。
eVTOL对比地面交通拥有更快的速度和灵活性,其效率优势不言而喻。
正如前文所述,政府积极的政策扶持和起降点等基础设施建设,将助力我国低空经济发展的快速崛起。类比新能源汽车,电动航空器也是需要充电桩等基础设施的布局,但也因为电动化,飞行起降点由加油改为充电,造价得以大幅降低,安全性和噪音等问题也有了很大改善。
因此,目前各个城市或者地方政府都在积极开展低空经济的起降基础设施建设,这比政府造机场、造高速公路还是快捷和容易很多。
沃兰特航空表示,与直升机相比,eVTOL在安全性、噪音、制造成本和运营成本等方面有显著优势,理论上安全性更高、噪音小,运营成本则有10倍级的下降,起降点建设成本也大幅降低。
长三角地区城市开放程度高,城市管理成熟度也较高,非常适合由政府牵头部署低空经济产业,综合考虑城市内及城市间起降点的科学规划,这将显著提升人民的出行水平。
另外,经行业客户核算,低空商用载人客运可以做到5分钟行驶空中距离20公里单座成本仅60元,非常适合商用高效出行,是普通百姓都可以享受得起的未来出行方式。
基于此,沃兰特航空选择深耕高等级“商用客运” 这一安全要求更高、技术难度更大的应用场景,力求做深做透,以满足城际、城市内的定点接驳、市内外客运服务、商务出行等场景需求,
同时,再覆盖比如低空观光、应急救援、货运载物等多样化的低空需求,才能全面支撑“天空之城”的建设。
结语
对于沃兰特航空来说,“聚焦造好一架飞机,适当参与产业链上下游”是当前的主要目标。
除了持续推进产品研发和生产,公司还致力于构建全新的新兴通航生态。
除了广泛意义上的航空公司、维修单位、基建单位、租赁公司等一批航空重要参与者,沃兰特航空都在积极布局推进商业化合作外,也还会有比如地方政府、地产商业、知名物业等新加入低空经济领域的伙伴,也会为他们这些传统企业注入新的活力。
在谈到长期规划时,沃兰特航空表示,今年的重点工作主要还是推进VE25-100型号eVTOL的研制及适航审定工作,争取实现首款产品机的下线及首飞,并实现真人飞行员试飞。
未来,公司还计划为公众进行飞行演示,让更多人亲身感受未来空中出行的独特魅力,推动低空经济真正走进大众生活。
最后,记得关注微信公众号:镁客网(im2maker),更多干货在等你!
硬科技产业媒体
关注技术驱动创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