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一周年,科创企业的新起点

小波点 4年前 (2020-07-23)

在经济充满不确定性的2020年,几家头部的科技企业选择拥抱资本登陆科创板,这无疑是为国内资本市场和中国经济发展注入一针强心剂。

7月20日,蚂蚁集团宣布同时在科创板和港交所寻求上市。消息一出,蚂蚁集团母公司阿里巴巴盘前涨近2%。据业内人士分析,此次上市,预计会出现至少60个亿万富豪,还有许许多多千万富翁。

今天正值科创板一周年,这个消息确实很鼓舞人心。但是,对中国科创企业来说,好消息远不止于此。

从蚂蚁长成大象

科创板一周年,133家企业,总市值26224亿,造就无数富翁

比起蚂蚁集团这个名字,“蚂蚁金服”这个名字明显更被大多数人所熟知。

从蚂蚁小微金融服务集团更名为蚂蚁科技集团,业务上也从强调“金融”转向了强调“科技”。官方也给出了新名称的含义:我们将全面服务社会和经济数字化升级的需求,但蚂蚁还是那个蚂蚁,坚持创新,用技术为全球消费者和小微企业创造价值是我们不变的初心。”

从2015年7月,蚂蚁金服公开对外宣布完成120多亿元人民币的A轮融资开始,这家公司就因其巨大的用户体量和数额庞大的市值连续多年位列全球独角兽榜单第一名,甚至被冠以“最吸金”独角兽的称谓。

而在2018年6月,蚂蚁金服宣布完成140亿美元融资之后,就再也没有新的融资消息,这也应该是蚂蚁集团上市前最后一次融资。在当时,蚂蚁金服估值达1500亿美元。而这次蚂蚁集团的估值接近2000亿美元,换算下来就是1.4万亿人民币。而科创板开创一周年之后,其中133家上市企业的总市值不过2.8万亿元。

科创板一周年,133家企业,总市值26224亿,造就无数富翁

我们再来看另一个数据:中芯国际的发行市值为2029亿人民币,所以等到蚂蚁集团上市时候,其规模至少是中芯国际的7倍以上。

作为国内首支上市的互联网巨无霸,蚂蚁集团自然会受到国内各路资金的热捧。

带领科技企业的中芯国际

从美股退市一年后,中芯国际就踏上了“归国上市之路”,而回归科创板的整个过程明显没有受到阻碍。

6月1日,中芯国际正式在科创板提交了 IPO 申请,之后仅用了 29天的时间,证监会同意其科创板IPO注册便获准,刷新科创板 IPO 的审核速度纪录。到7月16日上市,中芯国际完成IPO收官仅仅花了46天。至此,中芯国际正式完成了A+H股上市模式。

我们来回顾一下中芯国际上市第一天的成绩:7月16日上午,中芯国际正式在上海交易所上市,其发行价27.46元。在高涨的市场热情之下,开盘即大涨245.96%,市值突破 6000 亿元;16日全天成交479.7 亿元,占当天科创板所有股票成交额近 50%,成为 A 股历史第四大单只个股成交金额。最终中芯国际收盘价82.9元,涨幅200%,整整翻了2倍。

由此可见,整个A股都对中芯国际抱有极大的兴趣,也印证了资本对中国科技产业的热情。

不属于普通人的财富自由

有人说,蚂蚁集团的上市会诞生许多千万富翁甚至亿万富翁,那张蚂蚁员工欢呼实现财务自由的截图传遍全网。

目前阿里巴巴持有蚂蚁集团33%的股权,君瀚和君澳持有蚂蚁集团50%股权。其中君瀚属于马云及阿里系、蚂蚁系员工,君澳属于阿里巴巴合伙的部分成员。换句话讲,蚂蚁和阿里的员工持股保守估值达7000亿元。用网友的话来说:“一夜之间,一个总量7000亿元的财富群体横空出世。

但这些财富又与我们普通人有什么关系呢?能实现财富的只是那些拥有期权的人,甚至是身处杭州的房地产商。

相比于中芯国际,蚂蚁集团的股份结构也更大更复杂。其次蚂蚁集团的业务涉及到国家的金融安全,掌握着几亿人的金融数据,所以蚂蚁集团的上市之路可能并不是一帆风顺。

在中芯国际登录科创板首日,其有近500亿的成交价格,这样大规模的交易操作,彻底压垮了上周四的大盘,甚至出现4.5%的暴跌。所以在当时网络上骂声一片,甚至有人把中芯国际比成“2020年的中石油”。

从短期来看,这么大体量的公司上市确实会给市场带来抽血效应。但从长期来看,我们应该看到金钱之外,这些科技巨头登陆科创板的意义所在。

科创板交出漂亮成绩单后

至7月21日,科创板一年间迎来了133家企业的上市,总市值达到了26224亿人民币,其中更是不乏金山办公、中芯国际、寒武纪等各垂直赛道的第一列队,接下来还将迎来蚂蚁集团等。可以说,“一周岁”的科创板交出了一份很不错的成绩单。

而对于国内科技企业而言,一众企业相继登陆科创板,也为他们打了一个样。

当初为什么会设立科创板?目的是增强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企业的包容性,支持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提高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一句话总结,科创板的设立,就是为了推动科技产业。

依据公开信息显示,截至7月22日,科创板上市公司达到了140家。具体领域划分上,新一代信息技术类占比36%,生物医药类占比22%,高端装备类占比17%,新材料类占比12%,节能环保类占比7%。

其中,作为近年来国家极力推动的产业,以及“新基建”的关注,新一代信息技术类产业尤为受到关注。不过我们也可以注意到,目前这类已经在科创板上市的企业多已经是各领域的佼佼者,而更多的创企还处于观望中,有些甚至还没有制定相应的计划。

从最近几家企业的登陆情况来看,科创板对于科技企业的“助力”是肉眼可见的。随着“新基建”的推动,相应创新企业必然将迎来一波红利期,在这一前提下,参考已上市企业的盛况以及科创板之后的利好前景,科创板在这之后或将迎来越来越多的创新企业。

最后,记得关注微信公众号:镁客网(im2maker),更多干货在等你!

镁客网


科技 | 人文 | 行业

微信ID:im2maker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硬科技产业媒体

关注技术驱动创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