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h 3小时前

2025 年 9 月 24 日至 26 日,全球传感器领域的年度盛会 SENSOR CHINA 在上海跨国采购中心举办。作为纪念中国传感器产业发展...

2025 年 9 月 24 日至 26 日,全球传感器领域的年度盛会 SENSOR CHINA 在上海跨国采购中心举办。作为纪念中国传感器产业发展十周年的里程碑事件,本届展会以 “聚势而生,感创未来” 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球的参展商参展及超万名专业观众观展。展会通过技术展示、学术论坛与产业对接三大板块,全景呈现传感技术在智能制造、低空经济、医疗健康等领域的创新突破,以及中国在全球产业链重构中的战略地位。

笔者作为深耕科技行业的从业者,在本次展会上亲历了如此密集的前沿技术展示与跨界交流场景 —— 展馆内的每一处布局,都清晰彰显出传感产业蓬勃跳动的发展脉搏。

技术展示:从工业应用到民生领域的突破

汽车电子专区是本次展会的核心关注点之一。英飞凌展台前,观展者围聚驻足,体验激光束扫描系统的现场演示。工作人员详细介绍,该系统依托 MEMS 技术突破,已成功应用于国际车企智能座舱研发。

在纳芯微展台,工程师现场演示磁传感器功能:“这款 MT730X 双通道方案可大幅提升机器人关节控制精度,目前国内多家头部人形机器人企业已采用该技术。”

除此以外,本届展会还集中展示了传感器技术在量子感知、生物医疗、低空经济等前沿领域的创新应用。

  • 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展出的硅谐振压力传感器,凭借 MEMS 谐振技术实现了 ±0.01% FS 的高精度测量,体积仅为传统传感器的 1/3,目前已成功应用于气象卫星及核电安全监测系统;
  • 机器人展区的技术互动性尤为突出。汉威科技展示的 “电子皮肤” 引发广泛关注,观展者指尖轻触柔性传感器阵列后,屏幕即刻实时呈现压力分布热力图;其配套的弹性动作捕捉服,仅需一套设备便可实时还原人体动作数据;
  • 低空经济展区成为本届展会的一大亮点。拜安科技的光学压力传感器,凭借优异的 ±0.1% 线性度与 - 40℃~125℃超宽温域,已应用于无人机姿态控制与航空发动机监测;奥松电子的 MEMS 气体传感器则集成温湿度、VOC 等多参数检测功能,为低空飞行器的环境感知提供硬件支撑。行业分析师预测,到 2028 年,低空经济将带动传感器相关市场规模突破 500 亿元。

论坛交流:聚焦供应链突破与全球协同发展

开幕论坛现场座无虚席,中国传感器与物联网产业联盟理事长郭源生的演讲直指行业痛点:“当前我国传感器产业面临芯体依赖进口、产用脱节等问题,构建自主产业生态已成为必然选择。”

上海市经信委副主任张英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上海将设立首期规模 50 亿元的传感器产业基金,重点支持 MEMS 芯片、量子传感等方向;安徽蚌埠则同步出台 “传感谷十条” 政策,对企业研发投入给予最高 500 万元的补贴。

展会期间还举办了 10 余场专题论坛,围绕传感器技术趋势与产业痛点展开深度研讨。同期发布的《2025 中国传感器产业发展白皮书》显示,2024 年中国传感器市场规模达 3200 亿元,同比增长 18%;预计到 2028 年,中国在智能传感器领域将占据全球 35% 的市场份额,届时将形成以长三角、珠三角为核心的产业集群。

此外,国际智能传感新质创新大赛总决赛也于展会期间落幕。在 300 余个参赛项目中,12 个聚焦生物医疗、太空探测领域的硬科技项目脱颖而出。大赛评委、中科院院士褚君浩指出,中国传感器产业正从 “跟随模仿” 迈向 “原始创新”,技术转化周期已缩短至 3-5 年。

结语

SENSOR CHINA 2025 不仅是一场聚焦传感技术的行业盛宴,更深刻折射出中国在全球传感器产业格局中的战略雄心。从量子传感的实验室突破到低空经济的场景化落地,从本土供应链的重构到国际标准的参与制定,中国传感器产业正以 “专业化、生态化、全球化” 为路径,重塑全球创新版图。正如展会闭幕式上主办方所言:“当精准感知全面赋能千行百业,人类社会必将真正步入‘万物智联’的新时代。”

最后,记得关注微信公众号:镁客网(im2maker),更多干货在等你!

镁客网


科技 | 人文 | 行业

微信ID:im2maker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硬科技产业媒体

关注技术驱动创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