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捷艾米:体感技术最早将于明年年底爆发

韩璐 8年前 (2016-09-26)

作为国内体感技术的领先者,华捷艾米表示,不管是技术还是市场,当前都有着很大的想象空间。

华捷艾米:体感技术最早将于明年年底爆发

6年前,一群在MARVELL、INTEL、SONY及LENOVO等公司拥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博士、硕士及海外留学专家,组成了一支专注于体感技术研发的科研团队。这就是南京华捷艾米软件科技有限公司的雏形。

华捷艾米:体感技术最早将于明年年底爆发

部分合作企业

在这6年间,他们背靠国家,与中科院、清华大学一起合作,突破一连串的技术环节,最终开发出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多平台、低成本、高准确度、嵌入式的体感交互技术解决方案。从2015年产品商业化至今,华捷艾米已获得了业内的普遍认可,比如已搭建合作关系的创维、海尔、三星,以及正在与其进行进一步合作洽谈的阿里巴巴等等。

华捷艾米:体感技术最早将于明年年底爆发

体感技术是前沿科技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在当前的前沿科技中,VR/AR/AI是三大支柱。在VR/AR领域,游戏是当前的开发重点,而在AI领域,智能家居成为最先落地的项目。但不管怎么说,空间定位、动作捕捉和计算机视觉都是其中最基础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华捷艾米:体感技术最早将于明年年底爆发

目前,华捷艾米的产品包括IMI-3D体感摄像头、IMI-1080—3D体感芯片、IMI-1280—3D体感芯片以及IMI-SDK。以终端产品IMI-3D体感摄像头来看,从外观上看,该摄像头内置3个镜头,中间的镜头是RGB彩色摄影头,用来采集彩色图像。左右两边镜头则分别为红外发射器和红外CMOS 摄像头所构成的3D结构光深度感应器,用来采集深度数据(场景中物体到摄像头的距离)。虽然华捷艾米这一摄像头的设计与微软的Kinect颇为相似,但是在深层次的技术方案上,两者还是有着明显的区别。例如,华捷艾米这款摄像头中所用到的核心芯片是自己生产的体感芯片,其中包含了骨骼跟踪技术以及slam算法(定位、跟踪以及路径规划技术的核心)等。

对于当前主打家庭娱乐方向的华捷艾米而言,IMI-3D体感摄像头是他们的主打产品。在其应用中,体感游戏当属最受欢迎的项目,尤其是当AR与体感游戏相结合的时候,更是别有一番趣味。笔者曾在现场试玩AR体感游戏“踩松鼠”,摄像头将自己的身形投射到电视当中,但周遭环境不再是现实环境,变成了一个个地洞,让人完全身临其境。而且,芯片中的骨骼跟踪技术准确、实时的识别了笔者的动作,踩松鼠是一踩一个准,笔者玩的是一头大汗、不亦乐乎!

华捷艾米:体感技术最早将于明年年底爆发

此外,除了游戏,IMI-3D体感摄像头还可用于体感教育以及康复医疗(骨骼跟踪技术准确分析身体动作数据,以提示患者是否达到训练要求等)。而作为上游厂商,华捷艾米的体感芯片(集成体感识别算法的逻辑芯片)是其最核心、应用范围最为广阔的产品,比如3D体感试衣镜,或者是机器人的“眼睛”,抑或是可识别人类情绪、年龄、动作的监控摄像头,其功能都可以基于体感芯片所实现。

以此来看,作为先进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感技术似乎正在向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行渗透。

华捷艾米:体感技术最早将于明年年底爆发

国内体感技术尚有待发展

从上文所看,体感技术如此强大,它具体是如何运作的呢?还是以华捷艾米的IMI-3D体感摄像头为例,红外发射器将红外线发射出去,经过其自主研发的光栅来进行空间撒点,以进行三维场景的创建,从而识别出人类、桌椅等,之后再利用前景分割算法,将人从空间里识别并提取出来,然后利用骨骼识别算法识别人体20个关节点,最后进行肢体,行为动作的识别(这是用数以TB计的数据训练之下的成绩)。这一套流程下来,以微软的图像集来进行测试,对于人的动作识别准确度,华捷艾米的体感技术高达77%,相比于微软Kinect的78%只相差了1%,这也足以说明了华捷艾米在技术上与微软的无限接近。

据悉,华捷艾米目前有将近70人,董事长李骊表示,除了内容开发以外,其中超过90%的人都是专注于技术研发工作的。当谈及当前国内市场的竞争对手的时候,李骊非常自信的称:“目前没有对手。”至于这份底气,则来自于它是“国内第一家、全球第二家拥有骨骼跟踪技术”的公司(第一家是微软)。

华捷艾米:体感技术最早将于明年年底爆发

据李骊表述,体感摄像头主要有两个关键技术,分别是实时三维重建和实时人体骨架提取,两者缺一不可。当前,国内也有一些企业在做体感技术,跟进途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买别人家的芯片,然后自己回来做外围包装,另一种是把所有的工序从头到尾再造一遍,将技术吃透。

两者相比,前一种方法虽然简单,但成品也只是不具备实时人体骨架提取的“伪体感”(该人体骨架提取技术为微软独家,芯片亦不对外出售),并且目前也遭到了困境。以往这些公司都是通过购买primesense的芯片以获得实时三维重建技术,但现在primesense已被苹果公司收购,国内公司再冒用就会上升成“侵犯知识产权”问题。相对于第一种直接购买芯片的方法,进行工序再造虽然可以摆脱“核心技术掌握在别人手里”的桎梏,但过程也是相当艰难的,耐性、技术人才和雄厚财力缺一不可。比如说华捷艾米的IMI体感摄像头,他们也是经过了4、5年的埋头研发才拥有了现在与微软实时人体骨架提取技术不相上下的成绩,并成为国内唯一一家拥有骨骼跟踪技术专利的公司。

根据李骊的这段表述,我们从中可以了解到,纵观目前国内的体感技术,倚靠着关键的“骨骼跟踪技术”,华捷艾米当属国内技术最为先进的一家。但从另一方面,其中也道出了当前国内体感技术研发的盲目与不成熟。

此外,李骊也向我们透露,在技术层面,他们当前也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比如自然光线对于摄像头干扰的降低,以及物体数据库的充实等等。

华捷艾米:体感技术最早将于明年年底爆发

体感市场最早将于明年年底爆发

2001年,微软发布了第一款搭载体感摄像头的家用电视游戏机——Xbox,自此开启了体感应用的大门。其后,任天堂的Vii、微软的Kinect、索尼的PS Eye +PS Move组合式等相关体感产品相继出现,而苹果虽然还没推出具体产品,但它已经从微软手中收购了以色列 3D 传感器技术公司PrimeSense,挖走了其1/3的游戏内容制作团队,并相继向美国专利局提交了体感技术、3D体感操作等相关的技术专利。一时间,体感技术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盛景。

华捷艾米:体感技术最早将于明年年底爆发

游戏是体感技术的一大应用领域,以之为例,上图是艾瑞咨询于2015年发布的《中国主机体感游戏研究报告》,内容称端游与手游近年抢夺了不少主机游戏市场份额,国内主机游戏市场份额仅占15%,但未来仍旧有百亿级发展空间。从而可知,体感技术的市场前景还是相当具有看头的。

然而,虽然市场前景很广阔,也已经有众多科技大头参与进来,但体感技术的爆发点还远远没有到来。李骊称:“我预计明年年底应该会有一个很大的爆发,但不是由我们引导,而是苹果的Apple TV。”

华捷艾米:体感技术最早将于明年年底爆发

据了解,2015年的苹果开发者大会的一大亮点就是“智能家居”,但根据苹果内部和HomeKit(苹果智能家居平台)相关人士证实,要想使用iPhone通过Siri控制价中的智能设备,前提是必须有一台Apple TV。紧接着,在2015年9月的发布会举办前,曾有消息称更新的Apple TV或将具备体感操作技术,并将亮相此次发布会,然而最后还是不了了之。而就在近日,iOS10系统实现更新,其中HomeKit专用软件“Home”的出现意味着苹果智能家居的重新布局。基于此次信号,人们原本以为作为苹果智能家居关键环节的Apple TV终于要公布更新了,但终究还是成了没影儿的事,这也将体感技术的爆发点再一次推迟。

不过,一旦苹果动起来,凭借着它的名气以及不差钱的宣传力度,国内厂家也会随之而动,然后一环接着一环,等到大部分厂家动起来的时候,“体感技术”的浪潮也就来了。对此,李骊表示:“当前,我们只是在等潮、跟潮,要想起潮的话,我们的技术或许不比国外差,但品牌、宣传资金方面就差了一大截了。”

当然,除了大公司的引领之外,李骊称,还有一条更快的“起潮”途径——国家推动,这种力量从高铁项目中就可看出。对于这条途径,华捷艾米当前从两步走,一步是发展技术推动整个行业走向成熟,一步就是to B,跟大企业合作,看能否推动政府作出一些动作。

不过,从政府方面来看,当前的整体环境还是相当不错的,毕竟习大大已经在杭州G20峰会上重点强调了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前沿科技,这不妨可以看作国家将重视这些技术的一个重要信号。若这些技术受到国家的推动,作为其中重要组成部分的“体感技术”离春天还会远吗?

华捷艾米:体感技术最早将于明年年底爆发

结语:我们都在等待体感技术的浪潮

今年以来,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成为年度三大热词,但其发展过程中,仍不可避免的出现了短板。比如人工智能识别功能的准确度,或者虚拟现实设备中手柄对于“沉浸感”体验效果的影响等等。

在这些先进技术当中,体感技术是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比如华捷艾米的体感芯片,它可以帮助机器人实现图像识别、避障、路线规划等功能,可以让用户摆脱VR手柄的困扰,以更好的沉浸其中。但是,这一切都得等待体感技术的爆发点的出现。只有爆发了,才能引起人们的关注,推动技术的提升与完善,进而推动市场的成熟。而伴随着技术与市场的成熟,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也会得到质一般的飞跃。


【镁客·请讲】专注于报道科技创新项目;我们敞开心扉面对每一位创业者,力求为您呈现一群鲜活、有性格的品牌和人物;我们倾听创业故事和人生经历、探讨商业模式和行业趋势、对接资本市场和供需双方,以期为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欢迎做客【镁客·请讲】,栏目合作请发送邮件至:post@im2maker.com

最后,记得关注微信公众号:镁客网(im2maker),更多干货在等你!

镁客网


科技 | 人文 | 行业

微信ID:im2maker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硬科技产业媒体

关注技术驱动创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