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王志华:任何技术不讲应用落地最终都是失败,5G到来的变化还是未知数

韩璐 5年前 (2019-09-26)

在王志华教授看来,当技术实现落地,“人工智能”这一称谓也将发生变化。

近年来,AI的发展受到了来自各行各业、业内外人士的关注。自去年开始,“应用落地”成为人们最关注的问题,也是AI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谈及AI落地,目前人们肉眼可见的已经有许多方向,包括翻译、教育、安防等等。而就近一两年的情况来看,诸如智慧城市、城市大脑成为AI企业落地过程中一个较为热门的方向,其中的玩家包括BAT、科大讯飞等等。就在最近,比特大陆也成功与福州达成合作,共同建立“城市大脑”。就技术而言,AI软硬件技术等成为重要支撑。而在福州城市大脑暨闽东北信息化战略合作发布会现场,镁客网参与采访了清华大学王志华教授,围绕AI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

王志华教授:任何技术不讲应用落地最终都是失败,5G到来的变化还是未知数

图 | 清华大学王志华教授

AI是对人类智能的扩展,落地之后的叫法将发生改变

众所周知,人工智能的第一次出现是在1956年的达特茅斯会议,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此前,IDC与浪潮集团联合发布了《2019-2020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评估报告》,预测未来5年,我国人工智能市场总体规模将保持高增长率,年复合增长率将达44.9%,超过170亿美元。目前,在政府、互联网、金融、制造、医疗等领域,人工智能更是深度渗透,并稳步前进。

对于人工智能,王志华教授也表述了自己的理解。在他看来,所谓的“人工智能”只是一个暂时性称呼,“落地之后,‘人工智能’就不叫‘人工智能’了。”

他解释道,人在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体能和智能,体能方面的提升途径有马、汽车、火车等,智能方面则有替代算力的计算器、计算机等等。“从电子角度来讲,计算器首先是替代了我们的算力,计算机等则替代了人类很多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但是有没有人称呼它们为‘人工智能’呢?没有,它本身是什么还是什么。”

现如今的“人工智能”又是什么呢?王志华教授表示,它只是一个黑盒子,人们可以拿大数据“喂养”它,训练出一个模型,从而可以帮助人们做一些事情。

“在没有落地、没有找到合适的应用场景之前,我们姑且可以把它叫作‘人工智能’。”而当应用实现落地,“人工智能”这一称谓也将发生变化。

王志华教授:任何技术不讲应用落地最终都是失败,5G到来的变化还是未知数

不讲应用,任何技术/产物最终都是失败的

在采访过程中,王志华教授都较为强调“应用落地”,譬如“城市大脑”的建设,“如果我们不讲应用落地,只是一味地创造一个‘上帝’来管理世间万物,一定是失败的。”

“城市大脑”是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关键构造,在《全球半年度智慧城市支出指南》中,IDC预测全球智慧城市技术相关投资将达到1894.6亿美元,覆盖智能交通、公共安全治理等方面,而中国市场规模将达到389.2亿美元。

仅从数据来看,智慧城市这一大方向是值得期待的,也引得越来越多的头部企业、新型创企蜂拥而至。这之中,“城市大脑”这一细分赛道在近几年来显得尤为突出。

所谓的“城市大脑”,从本质上讲就是面向城市的一个新型基础设施,而它的存在,为所有新技术的被使用和落地提供了一个保障。

王志华教授:任何技术不讲应用落地最终都是失败,5G到来的变化还是未知数

以比特大陆与福州政府关于“城市大脑”的合作为例,王志华教授表示,“比特大陆原本只是做单一应用的,要想更大发展就必须要找到更多应用,而福州恰好给了这么一个机会。这次合作对于比特大陆来说是一条正路,对福州也是正路,在城市交通、城市安全等领域将来也许能稳步发展。”

具体来看,城市在出行和监控方面是由明确需求的,只是缺少了基础设施的支持,这也导致智慧城市建设中难免会出现“分散”、“各自为政”的现象。在“城市大脑”的建设中,由企业提供算力,地方政府提供应用场景,可以说是一拍即合。与此同时,“城市大脑”只是为城市建设提供了算力、平台等基础设施,而智慧城市建设则涉及到交通、安全、金融、医疗等方方面面,这些“空白”就需要其他厂商来进行填补,帮助他们实现技术/产品落地。

“假如你是一个创业公司老板,如果福州没有提供这个基础设置,交通、城市监管等似乎什么也做不了,而当有了基础设施,做起来就会很容易。”

5G的到来是未知的,人们现在还不需要5G

自今年以来,人们在探讨AI等前沿技术的同时基本都会带上“5G”的话题。在他们看来,结合传输速度快、数据承载量大的特点,5G将能够帮助AI解决必须在高速场景下快速反应的需求,AI则能帮助5G变得更加智慧,实现智能化的部署规划及运维。

但在王志华教授眼中,客观地讲,今天人们并没有对5G的需求。

“今天的电子信息产业、电子信息市场不是人类的刚需,是人创造出来的,而我们并不知道5G来了之后会带来什么。”他以4G为例,当它到来的时候,满世界专家、学者都认为占满4G流量的是DVD、视频点播这类,但当落地几年之后,人们发现占满4G的并没有几大电视运营商的视频点播,也没有网络电视点播,而是快手、抖音、微信这类应用,5G亦然。

王志华教授:任何技术不讲应用落地最终都是失败,5G到来的变化还是未知数

不可否认,当人们拥有一个能够带来极大带宽、极低延时、极多域名或IP地址的网络,有可能会带来极大的需求,并带动产业和行业的发展。正如前面所说,需求有时候是创造出来的,但只要有人用,这个“需求”就是相对存在的。

众所周知,AI相关产业对于数据、算力和算法是有需求的,而在一些特殊产业中,通信速度也是重中之重,譬如自动驾驶、物联网等等。

当下的5G产业中,大众能够直接触碰到的5G智能手机,5G带来的直观感受就是网速变快了,很多用户表示很惊艳。但从另一方面来看,4G的速度对于大众而言已经能够满足大部分需求,如此一来,5G带来的“兴奋感”似乎减低不少。

相比之下,产业层面对于5G的渴望更甚。从理论上来看,5G的加入能够推动一些产业加快发展,让一些以往不可能实现或实现有困难的事情变得可能。但理论仅仅是理论,虽然当下5G已经在部分领域有所落地及应用,但5G的威力究竟有多大,以及未来将在哪里催生出新产业,一切到目前为止还不能够明确给出最后的定论。

最后,记得关注微信公众号:镁客网(im2maker),更多干货在等你!

镁客网


科技 | 人文 | 行业

微信ID:im2maker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硬科技产业媒体

关注技术驱动创新

分享到